>
>
>
立夏 | 低眉春已逝,抬头夏伊始

Copyright  ©  2018   山西驰恒战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   sxchzc.cn.   All Rights Reserved.
晋ICP备18002094号-1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太原

新闻资讯
致力于推广新型超时代水电等隐蔽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

立夏 | 低眉春已逝,抬头夏伊始

【摘要】:
今日立夏,夏天就要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
       2019年5月6日       
农历四月初二
立夏
 
太阳到达黄经45度°
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
 
立夏以后
江南正式进入雨季
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
华北、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
但降水仍然不多
 
此时中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
南国似暑北国春
绿秀江淮万木荫
 
 
 
 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(公元前239年)就已经确立了,预示着季节的转换,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。
 
  实际上,若按气候学的标准,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℃以上为夏季开始,“立夏”前后,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“绿树浓阴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”的夏季,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~20℃上下,正是“百般红紫斗芳菲”的仲春和暮春季节。进入了五月,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。立夏时节,万物繁茂。
 
立夏·三候
 
 
 
  一候蝼蝈鸣|据说蝼蝈并非蝼蛄,而是一种褐黑色的蛙,此时能听到它们在田间池塘边鸣叫;
 
  二候蚯蚓生|蚯蚓长眠地下,夏天雨水逐渐丰盛,可以看见蚯蚓从泥土中钻出来;
 
  三候王瓜生|春生夏长,夏日一来,万物开始疯长,王瓜(土瓜)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。
 
节气·习俗
 
 
 
  “立夏”的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。古代,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。
 
  在立夏的这一天,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举行迎夏仪式。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,配朱色玉佩,连马匹、车旗都要朱红色的,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。宫廷里“立夏日启冰,赐文武大臣”。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,由皇帝赐给百官。
 
  江浙一带,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,未免有惜春的伤感,故备酒食为欢,好像送人远去,名为饯春。崔骃在赋里说:“迎夏之首,末春之垂。”吴藕汀《立夏》诗也说:“无可奈何春去也,且将樱笋饯春归。”
 
  在民间,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。立夏日,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。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。
 
节气·饮食
 
 
 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,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,吃笋拄腿,吃豌豆拄眼,秤人拄身,“拄”意为支撑。吃这些食物的目的是祈求身体重要部位健康无恙,防止生病,顺利度过炎夏。
 
  旧时,乡间用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“五色饭”,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,菜有苋菜黄鱼羹,称吃“立夏饭”。
 
  立夏吃了“立夏蛋”,才真正不疰夏。立夏前一天,很多人家里就已经开始煮蛋,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焐在火缸子里煮,再放入酱油、盐和茴香,等蛋壳慢慢变红,满屋茶香弥漫,又香又入味。
 
节气·注意
 
 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,体内丢失的水分多,脾胃消化功能较差,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。如早、晚进餐时食粥,午餐时喝汤,这样既能生津止渴、清凉解暑,又能补养身体。在煮粥时加些荷叶,称荷叶粥,味道清香,粥中略有苦味,可醒脾开胃,有消解暑热、养胃清肠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,有消暑止渴、清热解毒、生津利尿等作用。
 
 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,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,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,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。
 
 
今日立夏,夏天就要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